c
KJ353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用于实时监测人员流动、流动车辆的数量、方向、区域、时间等,为人员、车辆的管理、考勤统计、安全**提供**依据。本系统为矿用本质安全型,适用于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中。本系统的核心识别设备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SUPER-RFID 技术。SUPER-RFID 技术采用了当今较先进的0.18uM 的微波芯片技术,使RFID 的性能和原来的微波技术相比得到了本质的改进,**解决了远距离、大流量、**低功耗、高速移动的标识物的识别和数据传输难题,而且成本较以往大大降低,同时也解决了中低频电磁波技术感应距离短防冲突能力差的致命弱点。适用于各类大中小煤矿装备使用。 1.系统特点 1)先进性 本系统的核心识别设备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SUPER-RFID 技术。SUPER-RFID 技术采用了当今较先进的0.18uM 的微波芯片技术,使RFID 的性能和原来的微波技术相比得到了本质的改进 2)实用性 以实用为主,在工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始终要把使用单位的实际需求放在**,做到灵活、好用。充分分析人员考勤、调度、人员定位系统的需求及使用环境情况,采用**设备,满足安防要求,**操作方便耐久实用。 3)配置灵活 系统可扩展性及兼容性很强,并可独立使用,节约成本,经济实用。 4)简单实用 系统具有高度的**性和工作的连续性,较大限度地减少各方面的维护工作量; 3.系统构架 KJ353矿用人员管理系统由系统管理软件和系统硬件两大部分组成。 3.1硬件系统 3.1.1设备简介 1.数据采集服务器。使用研祥工控机,用作数据采集和web发布。 2.KJ353-J传输口,本接口为矿用本安型传输接口,用于RS232/CAN等多种信号转换。 3.KJ353-F本安型分站。读取人员识别卡发送的信号,记录时间、地点、卡号,并把数据通过CAN总线发送到服务器。 4. KDW0.3/660本安电源:采用KDW0.3/660矿用本安电源为井下分站供电,其后备电池可**在交流电停电情况下,分站可连续工作2小时以上。 5.KJ353-K本安型识别卡。每个下井人员携带一个,识别卡具有双向通讯功能,有求救按钮和多种灯闪提示,识别卡内置电池,电量可以达壹年以上。 6.避雷器:串接在数据线上,**井上发生事故时不会通过线路传到井下。 7.LED大屏幕:随时显示上下井人员姓名等。一方面可以使下井人员确认考勤成功,另一方面可以随时知道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同时可以帮助显示临时通知、安全生产标语等。 3.1.2 系统结构布置示意图和技术指标 系统硬件由地面设备和井下设备两部分组成。 1.地面设备主要有服务器、打印机、通讯接口、避雷器等设备,其中通讯接口是通过地区安标中心MA认证过的产品。 2.井下设备主要由无线数据接收器及本安电源,本质安全标示卡、通信线缆等设备,井下设备全部通过地区安标中心MA认证。 3.1.3 分站分布 根据矿用人员定位系统相关标准,参考煤矿生产系统通风图,结合煤矿实际情况,设计定位分站分布布置。 注:设计中所用系统和井下监测设备均通过地区检测机构进行认证,并具有煤安标志认证。 (二)系统功能 1.监测 (1)系统具有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出/入**区域时刻、出/入限制区域时刻等监测功能。 (2)具有识别携卡人员出/入巷道分支方向等功能。 (3)具有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和每位下井人员携带一张一性检测功能。 (4)系统能对乘坐电机车等各种运输工具的携卡人员进行准确识别。 (5)能识别多个同时进入识别区域的识别卡。 2.管理 (1)系统具有携卡人员入井总数及人员、出/入井时刻、下井工作时间等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 (2)具有**时人员总数及人员、**员人员总数及人员报警、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 (3)具有携卡人员出/入**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区域时刻、工作时间等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 (4)具有**时人员总数及人员、**员人员总数及人员报警、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 (5)具有携卡人员出/入限制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限制区域时刻、滞留时间等显示、打印、查询、报警等功能。 (6)具有特种作业人员等下井、进入**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时刻、工作时间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 (7)具有工作异常人员总数及人员、出/入时刻及工作时间等显示、打印、查询、报警等功能。 (8)具有携卡人员下井活动路线显示、打印、查询、异常报警等功能。 (9)具有携卡人员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年龄、职务或工种、所在区队班组、主要工作地点、每月下井次数、下井时间、每天下井情况等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